查看原文
其他

阿赫马杜琳娜诗10首

苏联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贝拉·阿赫马杜琳娜(БеллаАхмадулина)1937年生于莫斯科,自幼喜欢诗歌,18岁时因在《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祖国》一诗崭露头角,1960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在半个世纪的诗歌生涯中,她创作的诗集《弦》、《寒战》、《音乐课》、《蜡烛》、《暴风雪》等深受读者喜爱,她本人也同沃兹涅先斯基、叶甫图申科等一道被誉为“大众诗人”。俄裔美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曾评论说,阿赫马杜琳娜是莱蒙托夫、帕斯捷尔纳克等人开创的诗歌流派当之无愧的继承者,她的诗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发人深思。阿赫马杜琳娜还翻译了许多格鲁吉亚诗人的作品,并发表过数量众多的文学评论,内容涉及纳博科夫、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和维索茨基等作家和诗人的创作。
贝拉•阿赫玛杜琳娜著名的鞑靼美人儿。毕业于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196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琴弦》。她是后斯大林时代最著名的苏联诗人之一,已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称她为"莱蒙托夫和帕斯捷尔纳克所开创的俄罗斯诗歌传统当仁不让的女传人"。阿赫玛杜琳娜的诗作,刚强道劲,表现细腻,却又毫不流于纤巧。她善于从普通的生活中,摄取诗意,然后晓以深邃的哲理。她想象力开阔,情理迅速交替,使人目不暇接,语言虽不华彩,却庄重深沉。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是她的诗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开拓较深,角度也较新颖。
Бе́лла (Изабе́лла) Аха́товна Ахмаду́лина — русская поэтесса, писательница, переводчица, одна из крупнейших русских лирических поэтесс второй половины ХХ века. Член Союза российских писателей, исполкома Русского ПЕН-центра, Общества друзей Музея 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ых искусств им. А.С. Пушкина. Почётный член Американ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искусств и литературы. Лауреа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емии РФ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емии СССР.





牛 汉 与 曾 卓 的 诗 歌 风 格


曾同为“七月诗派”诗人的牛汉(1923—)和曾卓(1923—2005)诗歌风格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点。

相同点:首先,受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念的影响,牛汉、曾卓二人的诗歌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并且呈现出极富力度的阳刚之美。如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石像》、《我的家》、《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华南虎》、《鹰的诞生》、《汇合》、《半棵树》等,进击战斗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凝聚在其火热的诗篇中。他用诗的语言塑造了对抗残酷命运、张扬自我战斗精神的意象,具有极强的审美震撼力,给人以莫大的精神鼓舞。如《鄂尔多斯草原》中原始雄强的奋起抗争精神力透纸背;《石像》赞颂了抗日英雄不朽的灵魂与不灭的英雄精神;《华南虎》中的“华南虎”虽处逆境,但雄风依旧,向往自由的世界;诞生于暴风雨中的雄鹰,其生命力之强劲自是温室中的花草难以比拟(《鹰的诞生》);已是伤痕累累的“半棵树”,安然镇定迎接命运击打,有一种生的坚韧和绝不服输的精神(《半棵树》)。与牛汉一样,曾卓的《母亲》、《虎笼》和《悬崖边的树》等诗作,同样富有生的坚韧和力的壮美。如立志解放普天下母亲的斗士(《母亲》),虎气犹存的“囚虎”(《虎笼》),悬崖边倔强的树(《悬崖边的树》)等,这些形象都极富豪强不屈宁折不弯的生命质感和超越时空的审美穿透力。

其次,二人均重视自我感怀的书写,与阳刚之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类诗歌情感的表达更加真挚和细腻。如牛汉的《悼念一棵枫树》、《麂子,不要朝这里奔跑》、《贝多芬的晚年》,曾卓的《我期待,我寻求》、《有赠》、《是谁呢》、《寂寞的小花》、《醒来》、《感激》、《无言的歌》等,这些作品既有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又有人生世事的感悟,同时还有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赞美;既具有深沉的哲理,又饱含真挚的情感。

不同点:首先,二人笔下的意象一宏大,大处落笔;一微细,小处寄情。其次,一情感直露,不嫌张扬,读来酣畅淋漓;一细腻委婉,情思内敛,须慢吟细品。再次,牛汉的诗歌具有一种色彩美;曾卓的诗歌则独具素朴美。



推荐阅读:

桑托斯诗2首

索萨诗2首

诺洛尼亚诗2首

W·C·威廉斯诗13首

米开朗基罗诗6首

莱·马雷诗6首

约翰·肖·尼尔森诗3首

詹姆斯·麦考莱诗3首

爱德华·菲茨杰拉德诗选

嘎波莱-梅辛《归家的游子》

威廉·怀特黑德诗2首

布可夫斯基诗33首

安东尼奥·马查多诗6首

总统诗人桑戈尔诗3首

狄奥普诗2首

法尔诗2首

罗伯特·布里吉斯诗4首

约翰·贝杰曼诗3首

塞尔努达《给身体的诗》

歌德《列那狐·第一歌》

波德莱尔诗14首

哈菲兹诗14首

狄兰·托马斯诗14首

勃洛克诗14首

蒲宁诗13首

莱蒙托夫《一八三一年六月十一日》

布罗茨基诗15首

但丁《三个女人来到我的心旁》

茨维塔耶娃《山之歌》

古米廖夫诗12首

布莱希特诗13首

拜伦《异教徒》

茨维塔耶娃诗6首

布莱希特诗9首

阿尔贝·加缪《秋是第二个春》

罗伯特·骚塞诗8首

托马斯·沃顿诗2首

布莱希特诗6首

安东尼奥·马查多诗7首

盖斯《悬诗》

霍普诗5首

柯文·哈特《未来的历史》

玛丽·吉尔摩诗5首

菲茨杰拉德诗3首

马·沃洛申诗3首

缪塞诗7首

柯勒律治:断片三则

盖斯《我们痛悼既往的爱情》

阿卜杜勒·拉赫曼《爱情》

哈塔克《格言诗》

爱德华·托马斯诗12首

纳博科夫诗13首

特瓦尔多夫斯基诗4首

索洛维约夫诗15首

索洛古勃诗15首

施巴乔夫诗4首

茹科夫斯基诗4首


周屏辞金殿 梁骖整玉珂 管声依折柳 琴韵动流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